一、基地概况
祁连山保护局管护面积272.2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有60.78万公顷,其中有林地16.7万公顷,疏林地1.2万公顷,灌木林地41.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1.3%。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1044种。其中,乔木48种,灌木145种,草本851种。裸果木、桃儿七、蒙古扁桃、星叶草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陆栖脊椎动物22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8种。
保护区有大小冰川2859条,总面积达1972.5平方公里,储水量811.2亿立方米。祁连山是黑河、石羊河和疏勒河三大水系56条内陆河流的发源地,年出山经流量约72.6立方米。
二、基地实习教学基本条件
基地现建成了一支由林学、治沙、土壤、野生动物,园林、林业经济管理、经济林10个专业组成的素质高、业务精的基地队伍。
为满足教学实习需求,该局购买了GPS定位仪、海拔仪、万能测高仪、生物显微镜、连缩变倍解剖显微镜、检疫工具箱等仪器设备,供学员实习所用,并建立了标本室。
为改善学员学习生活条件,该局建成科研室教学楼一幢,有客房13套,中型餐厅1 个,为学员提供了便利的食宿条件。
三、基地实习教学的过程管理
为高效优质地完成教学,我基地设计了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过程。
1.实习学员向基地导师汇报在校学习情况。
2.基地教学人员向学员介绍基地概况。
3.基地导师给学员安排实习内容。
4.基地教学人员带领学员进行实地考察研究。
5.学员向导师提交调查实习报告。
四、基地教学实习的效果
通过在基地实习,将学员在学校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完成了理论→实践→理论的转过过程,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大大增强。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方式,也为加快我基地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到目前为止,通教学基地的建立和科研协作,已培养了3名在职硕士研究生,为基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人才贮备力量。
五、基地实习教学的创新与特色之处
为提高教学质量,我基地积极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我区实际,富有特色的教学之路。
1.深入实际,求真务实。学生都必须到生产一线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详实的资料。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直接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教学活动中,将我基地发展建议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其成果直接用于指导基地生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