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地概况
2002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自然保护区先进集体";2006年10月,被确定为全国51家林业系统示范保护区建设单位之一;2008年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首批"森林景观与生态文化资源保护"项目实施单位;2008年12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甘肃省第九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10年5月,经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批准,成为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单位。
主要职能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自然保护区的方针政策和规定;积极开展造林、育林;保护、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和研究野生动植物资源,下设上东山管理站、唐坊滩管理站、磨沟管理站、八度管理站、沙河滩管理站、九甸峡管理站。
二、基地实习教学基本条件
生活设施:招待所使用面积2800m2,景区宾馆面积1500m2,保护站点用房800m2,设有食堂、餐厅3处,可供500人同时用餐。
仪器设备:现有微机、打印机、传真机、摄象机、GPS等常规设备10台件。公务用车1辆。
科教设施:昆虫标本室、动物标本室各1间,展览室1间。
经费投入:根据规划保护区工程建设投资总额4304万元,基础设施1996.37万元。第一期1941.2万元,第二期2363.09万元。
三、基地实习教学的过程管理
为高效优质地完成教学,我基地设计了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过程。
1.实习学员向基地导师汇报在校学习情况。
2.基地教学人员向学员介绍基地概况。
3.基地导师给学员安排实习内容。
4.基地教学人员带领学员进行实地考察研究。
5.学员向导师提交调查实习报告。
四、基地教学实习的效果
通过在基地实习,将学员在学校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完成了理论→实践→理论的转过过程,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大大增强。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方式,也为加快我基地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到目前为止,通教学基地的建立和科研协作,已培养了3名在职硕士研究生,为基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人才贮备力量。
五、基地实习教学的创新与特色之处
为提高教学质量,我基地积极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我区实际,富有特色的教学之路。
1.深入实际,求真务实。学生都必须到生产一线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详实的资料。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直接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教学活动中,将我基地发展建议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其成果直接用于指导基地生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