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365app手机版下载-官网

实验室建设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教学实习基地

2022年12月25日 21:55  点击:[]

一、基地概况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是在1959年由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建立的甘肃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的基础上成立的,其主要任务是面向甘肃沙区,研究和推广防治风沙危害和控制土地荒漠化的技术措施,探索荒漠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途径,为甘肃沙漠的综合治理乃至沙区农村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40多年来,研究所取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研成果130多项,并依托这些成果,与当地政府合作,建立了民勤西沙窝、高台黑沙北岸、安西桥子等6处荒漠化综合防治样板;查清了甘肃省沙漠的分布范围、面积及危害状况;创造发明了粘土沙障;建了规模最大、引种沙旱生植物最多的我国第一座沙生植物园,开展沙旱生植物迁地保护及扩繁技术研究;同40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开展了国际合作,建立了技术交流关系,是甘肃省引智基地;从1993年始已成功举办了10期中国治沙技术国际推广培训班,培训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学员,治沙走向世界;先后获得“全国治沙先进单位”、“全国林业科技先进集体”、“国土绿化先进单位”、“双边技术援助先进单位”、“引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是甘肃省的重点研究所(全省科技院所排名第三),在全国省级林业科研单位也名列前茅。

二、基地实习教学基本条件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涉及沙漠治理,生态定位观测,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理生态学等多个领域。研究所下设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民勤沙生植物园,景泰治沙站、临泽治沙站以及国际培训中心、沙苑园林公司、“3S”实验室、生理生态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科技情报室等,拥有常规气象站、自动气象站12座。L-6200米全测定仪、“3S”系统、泾流计,多路自动风连风向观测仪、多组大量称量蒸渗仪为基础的SPAC观测场等科研设施。1998年开始,实现了同国际互联网的联通。基地没有高标准的客房和食堂,一次可接纳50名的实习学生;拥现代越野车1辆,沙漠越野车1辆,中巴面包车1辆,可满足教学实习需要;同时在研究所还有培训楼1座,内设专家客房、餐厅和多媒体教室,可为教学教师和硕士、博士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工作条件。

三、基地实习教学的过程管理

按照bat365app手机版下载和研究所达成的以方协议,研究所为bat365app手机版下载教学实习提供教学实习场地及所能的一些条件,研究所研究人员参与教学实习工作,但有关教学实习的组织管理、实习内容,安全等均由bat365app手机版下载实习教师负责。

四、预期教学成果

基地教学实习的效果(实习教学的质量及所取得的“产、学、研”成果等)

基地教学实习中,学生参观了沙漠地貌和土地沙化弃耕现场,参观并亲手铺设了粘土沙障、麦杆沙障及综合治沙措施等,在植物园及其周围,参观了各种沙旱生植物小区,并采集了标本,参观了绿洲农业生产和农用材网等。通过在当地的实习,一方面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从思想上改变了所学无用的想法,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我国沙漠化的严重程度和控制沙漠化的紧近性和重要性,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对他们今后的择业和个人发展均具有指导作用。

五、基地实习教学的创新与特色之处

1.基地地处石羊河下游,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之间,是我国沙漠化的焦点地区,同时该地又处在阿拉善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2.基地已有4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大量科研成果(展览室),建立了多处治沙示范样板,提供了教学实习场地。

3.基地可以找到各种风沙地貌,各种治沙现场,和绝大多数固沙植物,能反映出我国治沙的整个过程。

上一条: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教学基地

下一条: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教学基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