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365app手机版下载-官网

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思政简介

2022年11月12日 12:02  点击:[]

《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是园林和风景园林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内容丰富,实践性强,对学生的景观设计能力培养具有重要影响。该课程与人类的生产、生活联系密切,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育人元素。

该课程充分挖掘思政教育内容,基于自然科学课程特点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梳理思政元素和切入点,明确课程思政教育核心。重点引导学生进行以下9个方面的德育教育。

1、继承中国古典园林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树立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明确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应以植物造景为主要手段。

2、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让学生意识到我省脆弱的生态环境,我国珍稀濒危植物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天然林保护的重要性等,切实加强学生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3、树立设计是为人类服务的意识,加强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十九大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国家城市建设大政方针的教育,强化技术创新、责任担当。

4、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发掘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以经典案例、景题、相关古诗词解读等,将传统文化融入“植物景观设计”课堂教学,以及重点工程、典型人物,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5、继承发扬中国特有植物、古典园林常用传统植物。中国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称,中国十大名花、花中四君子、牡丹、荷花、松柏、柳树、桂花等种类及其广博的文化内涵。

6、贯彻、提高景观设计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把注重文化创意、尊重原创设计作为学生创作作品的思想引领。注重参数化设计和交互设计,打破同质化,利用多媒体交互的形式对种植设计进行艺术创新。探讨如何提供可持续化设计,培养科技创新力。

7、强调观赏植物选择的地域特性及特色打造,树立热爱家乡的情怀。观赏植物的选择应建立在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之上,注重地域特性打造。

8、绿色生态设计作为植物景观设计主旋律。把对于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节能设计观念灌输在每个课程项目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绿色环保材料及新的工艺和方法,从观念构成到设计、施工,直至最后拆除报废的全过程应遵循绿色低碳的理念,注重场所废弃物的再利用。

9、明确景观设计的责任感,建立职业敬畏精神。通过讲授、展示代表性的绿化设计施工事故,说明因违规操作、偷工减料,无职业道德、无社会公德、心无“敬畏”而导致严重后果。要求学生在设计方案时不敷衍草率,在进行绿化施工时不弄虚作假,遵守行业的规范,同时将绿化设计相关法规的解读贯穿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职业素养。

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新的教学模式。并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这条思想为主线,围绕课程建设标准、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和实践育人三个环节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专业课中的科学精神、价值观念、人文情怀、高尚品质等德育功能,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人文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同时也促进教师的师德、专业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上一条:思政课程:林草生态工程学课程简介


关闭